知识VS思维
——从中美课堂的差别看中西教育理念
2010年8月1日,作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波士顿环球时报》对麻省大学下设的双录取学院,麻省国际学院进行了报道。其中对于麻省国际学院课堂场景的描写,让我们对于美国的真实教学课堂有了粗略一瞥:
Maggie Huang and a handful of other Chinese student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ternational Academy in Marlborough furrowed their brows and gazed quizzically at the whiteboard。
“There once was a girl named Maggie,”English teacher Sarah Barnicle said, reading aloud what she had written on the board as the opening of a limerick. She wanted someone to provide the second line. “What rhymes with Maggie? Baggy?”
“Stinky” a student exclaimed。
“What’s that?”asked another student。
“A bad smell,”a third answered. The class burst out laughing, delighted at the wordplay。
黄同学和班上十来个其他在麻省国际学院的中国学生凝目注视着白板,满脸疑惑:
“从前有个姑娘叫麦秸”,英语老师萨拉芭妮可大声读出她刚在白板上写出的五行打油诗首句。她希望学生来写说第二句“什么跟 “麦秸” 押韵?百吉?”
“斯汀奇”有个学生喊道。
“那是什么意思?”有学生问。
“馊味,”另一个学生答道,课堂上一片哄笑,文字游戏让大家兴奋不已。(摘自Boston Globe)
这就是美国课堂真实的教学场景。老师希望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与教师、同学充分交流、互动。学生不需要举手,就可以发言。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是错,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最首要的。课堂的气氛轻松,幽默,活跃。相比,中国普遍的教学课堂并不是这样的。学生更多的是正襟危坐,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堂的气氛也是严肃认真的。很多刚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就很不习惯这样的课堂。
“I gave them a question and they all sat there,” said Niesz, recalling one of her first days at the school. “I said,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ds?’ and they said, ‘Do we have permission to speak?’ After two weeks, they were fully American.”
“我提了个问题,他们都坐在那儿没有反应,”尼兹老师回忆起她第一天来上课的情景说,“我问:你们明白词义吗?他们说:老师允许我们讲话吗?但是两周后,他们就像美国学生在课堂上那样随意了。”(摘自Boston Globe)
的确是这样的。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 等等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因此,就出现了老师不断地讲解,书写,学生一篇一篇的记笔记的普遍现象。然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是以学生或学习者为主导的课堂(Student-oriented or Learner-oriented Class)。老师并不是课堂上讲话最多的人,老师只是提供话题和引导讨论的人。学生是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很多刚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
去年,入读麻省大学双录取的中国学生到达美国两周内,有很多学生就提出一开始他们很难适应美国老师的教学方式。首先,学生觉得课堂上不再需要大篇幅的记笔,似乎没有了在中国课堂上那样一节课下来笔记记了好几篇,满载而归的感觉。其次,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参与讨论,很多学生觉得自己英文不够好,不敢开口。另有一些学生,即使想发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在课堂上听讲,而不是讲给别人听。在课堂上,他们不会思考,不会发现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直接说:“老师这不是英语差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用中文提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种现象,在留美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教学方式的不同,另一个方面体现在作业上。中国学生习惯了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要记的,要背的,和做不完的练习题。但是,中国留学生到达美国后,发现老师竟然没有布置的作业也非常不同。 老师可能说下节课我们将要讨论某个话题,让大家准备一下。有些学生以为这不是什么作业,或者是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就不做任何准备。结果发现下一节课,老师真的就会讨论这个话题,带着空空脑袋来的学生就根本没法上课了。还有些时候,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就某一事物做一个研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还算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作业。但是学生很快发现这个作业,学生们也很不习惯。因为,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很少告诉学生如何去做研究。
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老师或者学校对于学生评价的不同。一个中国老师眼里并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到了美国,反而是非常出色的学生。相反,一个中国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美国老师的评价系统中,反而不是那么优秀了。因为,中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美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所有这些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在中国教育理念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就讲要“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去问任何一个美国教育者,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麻省国际学院的院长,布兰达 芬博士,一个从事教育工作36年有余,曾担任过高中老师,校长,大学校长的教育家,在多次与笔者的交流中讲到:美国教育从学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到大学毕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中国的留美学生刚到美国,一般很难适应这种美式教育和教学方法。许多中国学生刚到美国大学后觉得学习很吃力,语言的障碍,课堂教学方式的不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不同,评价也不同,再加上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环境。让学生们不知所措。有的学生甚至在刚开始的一个星期连上课的教室都找不到。更不要说,如何策略的选课,如何取得优秀的成绩。这也是为什么,麻省大学为学生特设了双录取学院,麻省国际学院。在麻省国际学院,语言教学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美国大学课堂,适应美国教育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从中国课堂到美国课堂的顺利过渡和转型。
More important than English, however, is instilling Chinese students with an American-style approach to education, said Amy Niesz, an English instructor at the academy. American classrooms stress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然而,比英语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中国学习惯美式教育方法,麻省国际学院的教师艾米 尼兹说。美国课堂强调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摘自Boston Globe)
当然,中美两国的教育,从目的,理念,到方法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是各有偏重。因此,培养出的人才也就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在倡导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今天,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的中国学生,如果能够有机会接受美国教育,能够在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方面得以弥补,将会成为吸纳了中美教育优势的人才。相信一定会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